首页 声音 运营 正文

小米和oppo的榜样力量:品牌、服务、制造

作者:刘渝龙 时间:2014-08-14 0

雷军两度转发OPPO CEO陈明永的微博引起了不小的讨论,其中小米要向OPPO学习的内容不少人解读出国产手机合作一致对外的消息。或许这只是大佬之间的相互寒暄,但结合小米的现状和OPPO的产品风格,雷军的两条微博或许意味着小米即将转型,而样本就是OPPO。

2014年是存量换机年,是运营商、电商主导的市场。运营商集采、电商加个血拼使得整个市场将发生品牌减少、渠道格局巨大变化。加上运营商减少百亿补贴,存量换机市场呈现运营商、电商、开放市场333或433格局。

做手机,产品还是第一位的,你要吸引消费者首先是靠产品不是其他的东西,品牌也好,营销方式也好都是放第二位。存量换机市场用户对产品的追求和智能机普及型新增市场有本质区别。我们要把产品卖给对生活品质有追求,对自己有追求的人,这类人群有一定的审美或者鉴赏能力,能够分辨出品质的高下,不会是什么便宜买什么,他是要找适合自己的。

小米模式创造了小米奇迹,四年时间从零到季度销量第一,亢奋的小米一路高歌,把不少国产手机厂商斩于马下。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小米的成功是伴随着中国电商一路崛起。小米只是在正确的时间做了正确的事情,用电商的戴尔模式颠覆了传统手机行业对存货周期、供应链控制、低成本运营。在近三年的手机行业发展,由于技术平台发展过快,手机产品生命周期变短,小米的做法顺应了行业的变化,总能成本领先,迅速的完成了粉丝的累积,并完成了行业的弯道超车。手机电商销售已经从最初的不到5%到去年的12%,到今年一季度成功的超越了18%,二季度更是跨时代超越了25%。电商在二季度的快速增长得益于中国运营商捆绑市场受国资委减少补贴迅速萎缩。所以说小米也成功的伴随着手机电商销售的高峰而登顶。

但走向顶峰的小米已经深受小米模式的困扰,若不及时转型,难免从波峰走向波谷。下面先讨论下小米为何需要转型。

小米的崛起离不开性价比、MIUI和米粉。各手机厂商为了阻击小米纷纷学小米从而反小米,于是乎诞生了荣耀、大神、努比亚、一加等一大批品牌,虽然没能把小米扼杀在摇篮之中,可这些品牌的诞生使得小米优势不再。其实小米并不是个互联网公司,他只是一个利用互联网思维卖硬件的公司。

从第一代小米手机开始雷军就鼓吹小米手机的高性价比,“不服跑个分”的言语让人记忆颇深,不少年轻人被小米的性价比所吸引,纷纷投到小米的怀抱之中,也是利用性价比雷军成功借红米切入低端机市场。但小米4的发布却收敛了很多,没有秀跑分,没有过多的宣传配置,而是从工艺着手。小米为何会有这般变化,除了和吐槽已旧的产品有关,竞争对手的夹击有着重要的作用。早在四月份一加就已经发布了第一代一加手机,售价也在两千元左右,努比亚、荣耀等纷纷在小米之前发布新品,而在七月份发布的小米4在配置上与对手相比已经没有任何优势,小米高性价比的优势被大大削弱。 最近小米正在谋划499的产品,其实对于投资人而言就是一个噩耗,小米举起价格屠刀的时候,他自己也会是受害者。一个企业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做低端产品就意味着低利润、没利润。小米虽然也做了一堆智能产品的尝试,现在来看大多数都是失败。多元化带来的是精力分散,做不好任何一样东西。一旦他的手机销量、销售额、利润出了问题,会有连锁反应,对于小米就是灭顶之灾。这也是小米为什么最近拼命要在资本市场融资,说穿了就是硬件公司逻辑,成本规模竞争到最后就是拼谁的钱多,谁能够笑到最后,剩者为王。小米这种先满足客户期望定价,亏钱售卖,通过海量出货降价平抑成本,再通过羊毛出在猪身上在周边挣钱策略被中国的企业家捧上神坛,其本质就是价格恶性竞争,在规范的商业市场早就会起诉,是一种商业道德伦理低下的表现。

对于MIUI来说,本身就是对安卓的美化,也是国内最优秀的第三方ROM之一。MIUI并非是一个独立的操作系统,小米借助MIUI的易用性俘虏了不少安卓用户,但MIUI的劣势也很明显,技术门槛很低,容易被模仿和超越。在MIUI之后传统的国产手机厂商开始注重对安卓系统的深度优化和定制,华为的EMUI、魅族的Flyme OS、OPPO的ColorOS等等一大批优秀的定制系统第三方ROM应运而生,这些ROM也纷纷走向开放为其他品牌的手机进行适配。相比于MIUI这些ROM更加清新易用,再加上众多的独立第三方ROM的出现,MIUI对用户的吸引力正在逐渐减弱。 而且谷歌在安卓5.0以后将会封闭他的系统,国内的这群所谓的自己的操作系统将会何去何从呢?

早期的小米是发烧友的玩具,如今的小米已经遍布大街小巷,米粉越来越多,米黑也越来越多。对于发烧友来说他们更在乎手机的可玩程度而忽视了手机本身的质量,而对普通用户而言,不需要太多花哨的功能。小米销量攀高,发烧友的比例被稀释,一旦手机出现质量问题,不爱折腾的用户便会有所抱怨,小米手机的质量问题也被借机放大。对于不少小米用户来说,选择小米和廉价有很大的关系,他们不认可小米的文化和价值观,忠诚度也就无从谈起。

小米的三个优势已经耗费殆尽,小米模式也就难以继续,不转型的小米难免走向颓势。余承东在谈及华为手机发展时的观点“荣耀要学习小米,构筑起互联网电商营销能力与用户经营能力。华为品牌要学习苹果三星OPPO等,构筑起渠道零售掌控能力和品牌号召力!”坦白讲2012年的时候我挺鄙视讨厌余大嘴的,但这次我有点佩服他的勇气。

Oppo和步步高是一个老板,但这两家公司走的道路大体一致,二季度这两家的销量都翻了倍,于是乎众多的公司开始向这两家公司致敬和学习。我想说的是二季度他们的销量翻倍固然和他们最近的产品力有关,但更重要的因素是运营商捆绑市场退潮、和进入存量换机市场后,他们的品牌、产品、价格更符合大多数存量换机市场的需求了。我们清楚地认识到oppo、步步高从来就没有变过,他们一直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开放市场细细耕耘,等到了出暖花开的一天。当年看他们广告的小女生,今天已经走进社会,有能力消费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了。

小米作为依靠互联网起家的公司回归传统零售渠道已经不现实,但OPPO的品牌号召力确实小米所必须的学习的。

OPPO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小米学习。

坚持品牌价值

在国产手机里OPPO是坚持品牌价值不搞硬件竞赛和价格战的少数厂商,这和小米的战略有着很大的差异。近年来国产手机的崛起有目共睹,三星苹果的市场份额正在被国产手机所吞噬,但智能手机的利润却始终被苹果三星拿了大份。国产手机配置再好也难免被戏称为屌丝机,而三星之类的低端手机也不少却依旧保持着高大上的形象,这就是品牌的价值所在。

OPPO致力于2500元以上的中高端市场,虽然在销量上已经被小米超越了不少,但其品牌价值和利润恐怕比小米要高。OPPO在品牌价值上的坚持吸引了不少的女性用户,产品特色也十分明显,无论是外观设计还是内部应用在国产手机里有着很强的识别度。手机注定不是个薄利多销的产品,而是一个快时尚的消费类电子产品,一味的进行价格战而忽略了品牌价值,是不少国产品牌难以洗底的重要原因。

对于小米来说,红米手机已经难以摆脱低端的形象,小米手机对树立小米的品牌价值有着很大的作用。小米4的工艺被不少人称赞,小米的形象也正在回暖。小米商城的失败已经证明了硬件免费的局限性,小米手机应当挣脱1999的价格束缚,树立起应有的品牌价值。

立足用户服务

从一线城市到小县城,OPPO的专卖店无处不在,在互联网时代OPPO的这种做法稍显落后,可对于用户服务来说这些专卖店的存在至关重要。智能手机时代功能千奇百样,手机的售后服务已不局限于手机的维修,对于不少女性用户来说,一个很小的设置问题都会让她们头大,而OPPO诸多专卖店让OPPO的服务细致入微,这也是其吸引不少女性忠实用户的重要原因。

依靠互联网而生的小米在售后问题上存在在天然的短板,虽然小米在被爆出售后问题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举措,但依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服务问题。仅仅解决用户的维修和退换货问题远远不够,即使官网客服24小时在线,即使有数千人的客服团队,对于用户各种各样的小问题也束手无策。

小米在服务问题上应当更多的借助米粉来解决。小米是国内最早做粉丝文化的品牌之一,米粉里的发烧友也占有一定的比例,米粉同城会也发展良好,如果小米能够利用起米粉这支强大的队伍,建立米粉服务中心,鼓励米粉里的发烧友利用空余时间为其他米粉服务,无疑将使小米的用户服务上一个档次。

提升制造能力

与大多数手机厂商不同,OPPO有自己的生产工厂。在代工厂高度发达的时代,自营工厂无非将加大产品的生产成本,却也摆脱了代工厂的限制,不至于沦为锤子手机式的悲剧。与同行相比OPPO最大的优势就是产品生产的灵活性,在其他厂商还在与代工厂谈生产合作的时候,OPPO就已经开始研发生产其4G产品,这也是OPPO得以迅速在4G市场占领一定份额的重要原因。

小米的饥饿营销和代工厂有着很大的关系,这也是直到今天小米手机仍需抢购的一个原因吧。小米不可能像OPPO那样建设自己的生产工厂,对小米来说提升自己的制造能力至关重要。小米的产品更新相比是比较快的,但作为一个众矢之的的手机厂商,小米在应对市场的变化时,产品更新速度依然是最大的绊脚石。

小米应对建设自己的生产车间,规模不需要很大,但应具备一定的生产能力,一则可以促进产品的研发进程,二者可以缩小产品生产的磨合时间。自身生产能力上不去,产品生产过多依靠代工厂,小米永远走不出抢购的困局。四年前抢购性价比高的小米手机还比较超值,当小米的性价比优势不在的时候,抢购模式必然会被用户所遗弃。

没有了优势的小米终将走下神坛,正如雷军所说的那样,小米不得不向其他国产品牌学习,从4G时代国产手机的表现来看,OPPO无疑是小米的最佳样本。

目前国内手机品牌做产品分成了三派:

一派专注于运营商渠道需求,过度化的满足运营商的定制需求、价格需求,踏运营商集采节奏,牺牲了用户以产品体验为中心的设计理念。这种垃圾产品充斥在运营商渠道,满足运营商对T3以下功能机转智能机需求,完成了中国智能机普及浪潮。

一派专注于互联网特性,采用极客模式,超高性价比,举起价格标杆尺绞杀传统手机品牌关注不到的细分市场。

还有一派,不看市场、运营商脸色,抛弃杂音专注于中高端产品,仔细琢磨用户需求,在硬件和软件上不断创新,工艺精益求精。

其实从结果上来看,长期专注产品、持续投入品牌建设的第三种做法是市场获利最丰厚的,也是最有发展前途一种模式。

做产品就像打磨玉器,产品要耐看,工艺简单、简约、美观、易用,又要满足消费者的刚性需求是不容易做到的。所以做产品要需要对产品用户体验执着的人,抛弃市场杂音,做自己擅长之事!

© 2011 - 2020  钛锋网  TMTForum.com  沪ICP备150136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