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察 健康 正文

中国未来的4亿老人将去哪养老?

作者:福布斯中文网 时间:2014-03-01 0

想一想,你的晚年要在北京第一社会福利院(No.1SocialWelfareHome)度过吗?你不会要花833.3年才会进去的唯一原因是,在等候名单上排在你前面的那些人会比你“走得更早”。此时此刻,正有1万人想要进入这家福利院,而每年可供应的床位平均只有12个。正如伦敦《每日电讯报》(London’sTelegraph)所报道的,就连神话中活了九百多年的玛士撒拉(Methuselah)怕是也很难排上号。

眼下,外国直接投资者在中国最好的商机是什么?作为一个越来越普遍的共识,那就是在未来几年为老年人建设和经营各种养老设施。

毕竟,中国目前的老龄化问题正日趋严重。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1.94亿人的年龄超过60岁,现在这个数字大概是在2亿人。据官方预测,2025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亿人,到205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4.8亿人,占中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引用《中国日报》的话说,中国“将迎来世界各国中最严峻的老龄化社会问题。”

正因如此,中国需要为老人们提供养老条件。2012年,全中国的养老院只能接纳2.1%的老年人,而西方国家的这个数字通常在5%到7%之间。中国的这个比例偏低,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在这个“百善孝为先”的社会里,许多老年人是和子女住在一起。

但是,随着现代社会在生活安排方式上不断进行新的尝试,在中国城市地区,三代同堂的家庭正成为历史。国家媒体称之为“养老院现象”,不过中国也在尝试其他的解决方案,比如辅助看护设施和退休社区。此外,不要对临终关怀医院正变得司空见惯而感到惊讶。这些日子以来,不断有中国人前往美国对临终关怀医院进行参观考察,以学习经验。

就像在过去35年来中国大多数其他重大变革一样,中国的养老改革同样是由政府牵头,只不过这次是在幕后。政府制定了所谓的“九七三”政策——90%的老人住家养老,7%由政府负责养老,3%由私立养老院接纳,但这与其说是对未来发展方向描绘,倒不如说是眼前现实情况的写照。

在养老问题上,值得关注的一各方面是民间投资者已经贡献了多少力量。布朗大学(BrownUniversity)的冯占联(ZhanlianFeng)和来自其他机构的研究员们对中国7个城市的养老院进行了调查,并在2011年发表报告称,大多数养老院是用民间资本建成的,只有运营商获得政府少量补贴。

布朗大学的这份研究同时也指出,该产业发展迅速,是因为富有企业家精神的中国人已经找到了赚钱的方式。有代表性的是前餐厅老板王云(音译),将一家三星级酒店装修成为一家养老院。总的来说,中国的房地产开发商对面向老年人的住宅项目不感兴趣,虽然万科等一些比较大的开发商正积极涉足该产业。

外国的运营商似乎更热衷于高端养老院市场,不过尚未形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商业模式。他们赞成中国国务院“市场化”该产业的计划,及其对民营机构在“中国老年人看护服务行业发挥重要作用”的期待。此外,到2025年建设起“社会护理网络”的概念无疑将创造很多机遇。然而,正如在北京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王志强接受《南华早报》(SouthChinaMorningPost)时说的,国务院在去年9月发布的指导方针“模棱两可”,而“政策突破”才是当务之急。

幸运的是,外国养老服务运营商不需要在当地寻找合作伙伴,因为至少从理论上讲他们可以用外商独资的形式开展业务,而且已经有少部分外资已经在通过初期项目在这个市场试水。但也有人担心,严厉的监管将会把民营企业赶出这一产业。但我们面前的希望就在于,中国的养老需求是如此之大,政府别无选择,只能为非公立性质的供应商留出一席之地。

最终,市场将主导老年人居住和看护服务的供应。不过,未来中国的老年人未必都会在国内养老。据《南华早报》报道,本月由民政部管理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与分别来自香港和迪拜的投资者合作,在未来六年打造12处退休度假村。

其中八处度假村将在中国建设,但它的第一个项目计划将建于迪拜。这个迪拜项目——基本上是一个完整社区,除了住宅,还配有酒店、商店和娱乐设施——规划面积很大,大约有400万平方英尺。

或许,中国下一拨大量出国将是它的老人。

TAG:养老

fengsan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 2011 - 2020  钛锋网  TMTForum.com  沪ICP备150136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