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声音 资讯 正文

财新传媒CTO黄志敏谈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

作者:TMTForum 时间:2012-08-04 0

目前,媒体内容数字化已是大势所趋,但传统媒体在转型过程中亦面临重重挑战。在今天的Macworld亚洲博览会国际论坛上,作为一名曾经混迹互联网,现在就职媒体圈的跨界人士,财新传媒CTO黄志敏就不无感慨地谈到了传统媒体的转型困境,并着重对比了传统媒体和数字媒体的几大不同。黄志敏的谈话折射出这样的信息:造成目前这种转型困境的,既有外部形势问题,也有传统媒体内部基因在作祟。

第一,传统媒体人转型做数字媒体,跟互联网人自己做数字媒体,思维出发点不同。互联网人做新媒体,是革了传统媒体的命。打个比方说,互联网人就像是无产阶级,转型做新媒体,怎么做都挣。他们可以做门户,门户不行做社区,社区不行做游戏,游戏不行做电商,再不行就做app。所以,假如他们最后选择做数字媒体,那叫转型。而在转型的过程中,他们希望格局是越乱越好。但是,传统媒体目前的年收入是以亿为单位,圈子里面的人希望可以尽可能地吃软饭,最好能吃上10年。现在改行做数字媒体,多少是被逼的。他们做新媒体,就相当于是转行。所以,两个群体转型的成本不同——前者是切别人身上的肉,后者是在自己身上切肉。

第二,两个圈内的群体在习惯上也很不同。传统媒体相当于制造业,他们的职责是制造内容和新闻,然后印刷发行。等到杂志上市之后,所有的后续工作都交给市场,自己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但是,互联网数字媒体很不同,他们相当于是服务业。他们的服务是24*7不间断的。一天24小时,他们要应对读者的不满,吐槽,还要随时随地想着内容的传播和互动。所以,是在不折不扣地服务读者。

而且,传统媒体的职能部门通常包括两部分:负责内容生产的编辑部和负责销售,市场,发行的经营部。经营部跟内容部之间都有防火墙,因为内容部要保证内容的质量和独立性,不能被市场左右,这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媒体的部门结构。

但数字媒体通常会有一个运营部,这一点跟传统媒体很不相同。运营部需要策划内容的专题和包装,也要负责与用户之间的互动,有的时候甚至还要接听用户的电话。而且,数字媒体的编辑部在很多时候就是运营部,需要负责上面说的内容包装,把话说好看,也需要提供运营服务。还有一点是,传统媒体的编辑不需要对发行量直接负责,而数字媒体的编辑们还要对包括网页的访问量,用户的在线时长等多个指标负责。所以说,内容推出之后,编辑的工作算是只完成了20%,大量的工作还在后面。但对传统媒体人来说,他们可能会适应不了这种职能的转变。因为在他们的眼里,可能真正有技术含量的活是文字,内容部分,这也是传统媒体人适应不了做数字媒体工作的很大一部分原因。

第三,内容本身的问题。以前在传统媒体时代,媒体人只要负责把新闻,文字写好,内容的传播就不会有大问题,这就好比他们会少林武功。而到了数字媒体时代,读者群变了,读者的阅读习惯也变了,传统媒体人的武功就难以抵挡数字媒体的洋枪和子弹。为什么这么说呢?对传统媒体的编辑来说,他们花了好长时间写的一篇几万字的稿子,在微博上的转发可能就几千次。但是,同样是微博上面某个大号写的一个段子,转发量就可能过万。单从内容的质量来说,肯定是前者优于后者。但是,从转发量来说,后者的回报率更高。假如我们以页面浏览量作为评估标准,访问量最大的好像反而是那些草根账号,就好像,老百姓并不需要看好的内容。而且我们不难发现,微博上面能火的内容无非几类:1.煽动民族情绪;2.激发大家同情心;3.挑起事端;4.重大新闻;5.萌戏。

所以,如何将内容质量和用户回报率之间的关系理顺,保证好的质量有好的回报,而不是让那些粗制滥造的,从众媚俗的内容抢尽风头,就成为传统媒体人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第四,传统媒体转型做新媒体往往会缺少好的研发人员,技术人员。对传统媒体来说,像百度,腾讯这样的大公司往往能够借助工资和品牌优势把最好的人才挖走;而且,那些传统媒体可能在内容制作上是一线品牌,但是在技术研发上却是二线品牌,所以,招人也就成了一个难题。

fengsan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 2011 - 2020  钛锋网  TMTForum.com  沪ICP备150136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