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声音 资讯 正文

迟来的豆瓣“东西 ”是否成为中国的Etsy?

作者:36kr 时间:2013-09-19 0

看到豆瓣新推出的一款名为“东西”的产品,本人的大脑神经的直接联想是Etsy,果不其然,在豆瓣的热门推荐产品中,有一些确实直接图片跳转到Etsy网站上。虽然惊喜豆瓣除了卖电影票,卖书之外,用另外一个角度切入更为广阔的电商领域,但仍然为其迟缓的动作而感到遗憾。

从早期的访谈中,媒体的报道中有这样的描述“回国后不久,一个名叫“驴宗”的网站就在杨勃的电脑里成型了。“驴宗”的想法跟杨勃的爱好密切相关。当杨勃还在美国的时候,他就曾经靠着打工挣来的钱在美国、欧洲等地跑了一大圈。不过在某种程度上,“驴宗”只是后来的“豆瓣”的试验品。“相对旅游而言,看书、听音乐、看电影是一种更加普遍的需求,也是我的爱好。”

上面的报道很明确的阐述了创始人阿北的最初对豆瓣的元素定位:书、音乐、电影,而放弃旅游,原因也在于05年时中国的自助旅游的文化环境并未普及,而书有着更大范围的受众。这两年,豆瓣的商业路径愈加清晰,依次在多年耕耘的书、音乐、电影上不断突破,电子书、收费FM都给各自的行业吹来了一股清新之风。现在豆瓣开始做“东西”,我个人认为这个产品,肩负更深远的意义。

一、为什么要做手工艺品?

东西作为一个宏大的名词概括,似乎万千商品尽在囊中,但如果另开一个商城,显然在B2C林立的现在是极为不可取的,但如果做一个门类庞杂的导购站,又只能成为廉价的入口,且受制于电商的政策影响,12年马云主张屏蔽导购网的流量引入就是实例,在此,我一厢情愿的认为豆瓣的“东西”只去涉足手工艺品,国外的Etsy就是一个成功参考,Etsy自开办来作为一家以提供特色手工艺品的网站不断受捧,2012年的交易额是10亿美元,注册用户达到3000万人,平台上的卖家超过100万。

作为拥有多个少数民族,有着大量优质低价的手工艺品货源的东方国家,豆瓣在手工艺品上,完全拥有历史现实的支持。

二、为什么是豆瓣?

豆瓣是一个特殊的网站,它的用户群体具有文艺、中产、大学生、旅行、手工等标签。我在豆瓣上用手工关键词简单搜索了下,仅统计了首页出现的十个小组的用户数量,便有近50万用户。试问有哪个Web2.0的网站能汇聚这么多目标明确的手工热爱者?手工艺品电商自Etsy在国外获取成功后,国内曾有数家追随模仿者,如哇噻网,但无一例外都相继失败,究其原因,网站缺少相应的文化群体入住,推广成本过高阻止了网站继续发展。豆瓣拥有大量的特征明显的用户群,用手工这样的文艺路线做电商确实是天作之合,积累了这么多年,文化氛围和用户群体都决定了豆瓣是有成为Etsy的基因,插播一句,Etsy在中国的最有规模的卖家聚集地除了QQ群,另外一个地方就是豆瓣小组。

三、为什么是现在?

事实上,个人认为豆瓣已经在这片领域醒悟的太慢,即便是现在,豆瓣的“东西”仍像是一个精美图片导购大杂烩,联想手工艺品在中国的电商现状,淘宝已被天猫逼成鸡肋,小卖家找不到好的平台,市场仍是一片汪洋蓝海,豆瓣的“东西”不应满足于成为一个导购流量站,而应该跳出目前的导购流量的短浅诱惑,定位手工艺品,风物长宜放眼量,成为下一个中国版的Etsy也未必不可。

fengsan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 2011 - 2020  钛锋网  TMTForum.com  沪ICP备150136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