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察 创业 正文

彼得•泰尔:创办公司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垄断

作者:Jeff Bercovici 时间:2014-09-22 0

彼得•泰尔:创办公司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垄断

彼得·泰尔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并留校任教,思想独特的他认为上大学往往是在浪费光阴。此外,他又是一位认为不应当有那么多人创业的连续企业家,一位认为风投应减少投资的创投人,同时也是一名反感无约束竞争的自由至上主义者。

换言之,他是一名思想特别的教授。作为贝宝(PayPal)和情报分析公司帕兰提尔(Palantir)的联合创始人,以及Facebook的第一位外部投资者,他还是硅谷最成功的人物之一(在福布斯今年的全球最佳创投人榜单中位列第4)。他的新书,《从零到一:如何打造未来的创业笔记》(Zero to One: Notes on Startups, Or How to Build the Future)是一本商业策略书籍,读起来生动有趣。泰尔最近在社交媒体上回答了福布斯读者提出的问题,对他有悖常人直觉但回报极高的理念进行了讨论。

福布斯:你有很多书都致力于颠覆商业图书读者所崇尚的真理,其中最突出的思想就是竞争使企业变弱,而不是更强。你是怎样避免别人强加给你的竞争的——例如,复制你的产品?

彼得·泰尔:我认为无论参加什么形式的竞争,都可以使人变得更强。如果我们参加专业游泳运动员的体育赛事,竞争非常激烈,可能大家都会变得更加优秀,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可能忽视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因为在竞争当中,你总是将注意力放在别人身上,也就是和你竞争的人身上。这时你会忽视一个重要得多的问题:你所做的是否真正有意义。竞争发生的商业环境千奇百态,我认为竞争使人工作更努力,在某些竞争参数方面会变得更好。但是他们是否真正建立起富有价值的企业,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竞争型商业的典型例子就是餐饮业。这个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大家在烹饪美食或提升餐馆体验方面都确实做得很多,但是并不清楚是不是应该这样做。

如何避免竞争绝对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从技术上来说,避免竞争最经典的方法就是从事一些别人没有的东西、掌握别人没有的特殊技术或知识产权。如果你的商业构思很容易被复制,它通常就会成为一个挑战或问题。

你书中最有趣的部分就是你反对可选择性以及你称之为“模糊”的思维——为大量的情况作出应对计划,而不是坚持某种对未来的单纯憧憬。事实上,你认为模糊思维是当今社会发展最有问题的一件事。这是否有点过了?

我认为它是大家在走向未来的过程中,或者对未来不加思考的种种乱象的核心所在。在我看来,我们如何打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严肃命题,并且未来对于我们来说已变得十分模糊,因为我们都不再相信可以就未来展开一次富有意义的对话。如果你说可能会有意义,大家会觉得你疯了。所以当年轻人走向未来时,往往体现的是对文凭的狂热,你去追求让你的简历看起很不错的学位,进而让你获得工作机会。对你而言,你在乎的是这种死板的分支树形图结构,而不是思考自己真正想做什么。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认为这种对未来的模糊意识正成为不思考未来的借口。

你认为盲目迷恋可选择性的根源就是高等教育。你经常批评标准教育模式,主张大学以外的替代选择,但是这本书,其中涉及很多哲学和艺术以及经济学和物理学知识,读起来就好像是通识教育的产物,而不是你赞成的极度专业化的教育。你超越他人的思想是否与跨学科的意识有关?

这种实验是不可重复的。当然过去这些年我学了很多。大学的经历我觉得挺不错的,但我认为跨学科教育目前引起的重视还不足够。它通常被当作一种不明智的理念。事实上,企业家必须学习跨学科的知识。你必须要思考很多不同的事情——诸如产品的细节、你所参与的市场、技术的未来以及如何招聘员工等等。它横跨相当多的学科。我认为在大学环境中的代表范例就是教授。他们常常需要更加跨学科,但我认为学术界的一些竞争推动他们向更狭窄的专业化方向发展。

你应该专注于自己的优势,当然,能够结合不同的学科是非常理想的。我不赞成把简历写成不同活动的策展分类,而美国教育当中的K-12义务教育就是这样开始的。你参加了学校的俱乐部、运动队、音乐、学术——然后把各种不相干的活动排成一串长长的清单。我认为大家应该做自己想做和擅长做的事情。如果你真正喜欢做所有这些不同的事,那也很有意义。我只是对大学前学历的建立方式表示怀疑。

你对企业靠压榨效率而不是发掘新业务来提升利润的做法提出批评,但是像租房网站Airbnb和租车供应商优步(Uber)等基于使用性的商业模式,不都是从已经存在的业务中发掘的新效率吗?而且他们不也是在利用一个庞大网络的可选性,而这个网络可以用于不同的目的吗?比如利用优步的汽车进行运输?

这是一个大家专注于什么时间范围的问题。我确实认为美国的上市公司存在这种模式:以季度盈利为周期,同时努力最大程度地提高下一季度的利润,但这也导致缺乏动力去投资于公司的健康发展。短期思维不可避免地存在巨大的压力。我认为多数硅谷公司都不同程度对这种模式存在抵触,因此他们更关注业务的成长,而不是短期的盈利。

多数硅谷公司都强烈反对过早公开上市的想法。贝宝既是一家私人持股公司,也是一家上市公司。一旦它成为上市公司,每个季度的财报业绩就必须要超过前一季度。所有的期望都转移到三个月的时间范围。针对这一点,我认为谷歌(Google)和Facebook做得很出色。即使上市之后,他们也明确地向投资者表示,不会给出短期的业绩指引,并且将继续大量投资新的事业。如果我有什么看法的话,我认为他们甚至应该比现在这样更进取一些。

你指出,许多风投机构并没有意识到,风险投资的一个诀窍,是只向在达到目标后,能够将你的全部投资价值成功返还给你的这类公司进行投资。但你也指出,可以留意一些看起来特别小的市场。你是如何识别出具备成为极大成长潜质的这些小市场呢?

我在书中多次强调,反竞争的途径就是垄断。创办公司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垄断。所以当你规模还很小的时候,你应该如何实现垄断呢?你应该从小市场开始做起。贝宝从电子港湾(eBay)的超级卖家入手,他们是电子商务领域分支的分支,而电子商务在1999年也只是所有商业领域的一个小分支。所以,只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贝宝就将市场份额提升到了25%到30%左右。

大企业大多都有自己扩张势力范围的精彩历史。最开始的市场范围很窄,但你可以逐步进行延伸,扩展至相邻的市场领域,就像以图书销售起家的亚马逊(Amazon)的发家史一样。然后,另一个非常有力的模式是,虽然起步是非常小的市场,但市场自身会不断增长壮大。电子港湾最先推出在线拍卖业务时,其市场规模非常小,但该业务随着电子港湾的壮大也实现了巨大的发展。又比如Airbnb推出的房屋信息共享服务,最初的市场规模同样也十分有限。所以,你需要的是市场规模最终变大,如果贸然直接投身已颇具规模的市场,可能非常危险。

技术企业文化中的许多元素(在局外人看来都是一些可有可无的点缀)——诸如公司免费发放的T恤,对科幻小说的痴迷以及亚斯伯格综合征义工活动等活动——你都给予了热情的肯定。可以分享一下原因吗?

我不确定这些东西是否真的重要,但我认为它让我们发现了一些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你看到一个公司里所有的员工都身穿标有其公司标志的T恤,自然表明这家公司拥有律师事务所或者银行所没有的团结氛围。

你引用了你的同行、贝宝创始人马克思·列夫琴(Max Levchin)的观点,即工作团队需要由为人处世尽可能相近的成员组成。你明确表示,你所指的相近是指诸如兴趣爱好和文化背景等的相近,但通常来讲,这些属于人口统计或者社会经济领域的范畴,与企业的发展并没有太大的关联。你如何解释,在你周围的工作环境中存在这样一种物以类聚的氛围,同时不会忽视多样性呢?

这里有一个“细微的差别”:从外部来看,你希望公司能够看起来非常相近,因为你希望公司能够有一个单一的使命,将所有人凝聚在一起,并使得整个公司与其他公司区分开来。比如你之所以在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工作,是因为全世界只有这一家公司有能力在未来的几十年时间内实现将人类带到火星的目标。所以,这里有一个非常不同的强大信念。

但另一方面,从公司内部来看,你还是希望公司有相当的差异性。你并不希望员工的职责发生重叠。如果你的老板具有反社会倾向,希望员工之间打起来,那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两位员工同时做完全相同的工作。所以,从公司内部来说,员工角色的差异性越明显越好。与之相对,从公司外部来看,则需要尽可能地与其他公司形成区分。

对于如何处理硅谷的种族及性别多样性问题,我并没有具体的解决方案。我的想法是最好不要将它放在工程师和高级管理层的层面解决,就像通常的做法那样,而应当放到创始人的层面来解决,会有类似的问题出现。因为是公司的创始人而非管理人员奠定了整个公司的基调。

你对“颠覆”这一最近被广泛使用的名词并不感冒。你也认为,现在创业的人有点过于泛滥了。二者都与硅谷的主流风气相左。

颠覆就其本质而言,是指太过关注竞争而忽视了所做事情的真正价值。为什么要开公司?这个问题经常被提到,而且是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如同应聘简历上的内容一样,我对创业者抱有怀疑的态度。

几年前,我的一位好友告诉我,他的下一个计划是在未来的五到十年期间成为一名企业家。我觉得这个想法太糟糕了。这就好像在说“我要发财”或“我要出名”一样。你不能只是单纯为了开公司而开公司。之所以这么做,一个比较充分的理由是只有通过开公司,才可以解决某些棘手的重要问题。并非所有的问题都只能通过开公司予以解决。你可以通过大公司、小企业、政府机构或者非营利性组织妥善解决问题。我对社会上流传的开公司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方式的观点不敢苟同。我认为,成立公司的最理想的原因,应该是有重要的问题需要解决。

很少人从淘金热中致富,因为如果有太多人做同一件事,那你只会陷入恶性的竞争之中。我认为上世纪90年代末很有淘金热的感觉,而它最盛行的时间只持续了大概一年半,而许多人来到硅谷都出于错误的原因。

但我还是认为,目前的硅谷跟90年代末相比,并不是泡沫。企业将更多的焦点放在了工程及产品问题上面,我认为这一类问题会把你从无限的茫然推向更有限的范围。

我必须跟你谈谈电视剧《硅谷》(Silicon Valley)。剧里有个角色是创投人彼得·乔治(Peter Gregory),据报道你是原型。你有什么看法?

我觉得HBO把节目作得很好。当然也有说法是这个角色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不像我。我认为大家对《硅谷》和《社交网络》(The Social Network)评价比较高,是因为社会上有一个广泛的认识:作为一个国家我们得不断创新;那些已经使用了几十年、老旧不堪的套路已经没用了。2008年金融危机已经为我们做出提醒,我们的重心多多少少已经从纽约调整到了硅谷。

80年代有一部由奥利弗·斯通(Oliver Stone)执导的电影《华尔街》(Wall Street)。如今,我们认为《社交网络》就是今天的《华尔街》。一如《华尔街》这部影片,《社交网络》本应是带有几分敌意、很消极的一部电影,但奇怪的是,所有在80年代和90年代观看过《华尔街》的人都备受鼓舞,想成为投资银行家;似乎他们在电影迎来真正结局的5分钟之前就结束观看了。我看这个片子,是因为人们看《社交网络》里的硅谷时,并没有留意到对恶行的指控,他们关注更多的是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的努力和热情,因而受到鼓舞。这类东西被大加肯定,我想这是我们目前所处时代特点的写照。

© 2011 - 2020  钛锋网  TMTForum.com  沪ICP备150136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