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察 消费 正文

EIU:2030年中国新中产:韩式消费,美式理财

作者:DT财经 时间:2016-11-28 0

你设想过自己15年后的生活吗?没想过也不要紧,《经济学人》杂志的“姊妹机构”经济学人智库(EIU)新出炉这份《中国消费者2030年面貌前瞻》,已经给出了生动描述。

1、15年后,四分之三国人迈入“中产”

过去30多年,中国开启了堪称全球最大规模的“造富”运动:中国人不仅成功从温饱线上站了起来,如今还能挺直腰板走遍全球“买买买”了。

虽然这两年中国经济的增速有所放缓,“三驾马车”中的投资和出口也似乎有点“卡壳”,但也不乏好的迹象——“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度持续提升,经济看起来正朝着由消费需求来驱动的方向发展。

其实,很多国际机构对中国的发展前景仍相当看好,原因也不难想到:伴随着经济起飞中国人过去这些年财富积累速度很快,加上人口规模的优势,所累积的社会总消费需求还是相当可观。

这份报告预测,2030年中国的低收入(年收入低于13000元)人群比例将从2015的37%大幅下降至2030年的11%,取而代之的是“中等收入”(年收入介于13000元-200000元之间)人群的兴起。

经济学人智库认为,预计2030年中等收入人群将占总人口的约四分之三,而随着“中等收入”群体的崛起,届时中国将更像一个中产阶级社会。另外,高收入人群(年收入大于20万元)占比也达15%,总量超过2亿人,是2015年这个人群数量规模(3500万)的5.8倍,高收入群体的巨大消费力,将给社会带来更多活力。

不过也别忘了,虽然低收入人群比例大幅降低了,但财富不平等现象将长期存在,这仍将是中国社会的一大挑战。

2、北上广深之后,一大波二三线城市也土豪“遍地”

眼下的中国,一个经常被年轻人吐槽的现实是:北上广深摄取了太多资源,但房价高得惊人、户籍门槛难以逾越。大家在大城市很难安定下来,而家乡呢,又往往由于资源有限,收入较低,吸引力不足,很多人因此陷入了“融不进大城市”、又“回不去家乡”的无奈状态。

在经济学人智库看来,2030年这种地方资源不平衡的状况可能会有所缓解,更多的中西部城市将凭借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吸引沿海地区的工业转移,从而带动收入、就业和财富的增长。

这份报告预测,高收入群体增长最快的将是内陆城市。比如说西部重镇重庆,未来15年其高收入人群数量将增长近9倍,总量突破400万,成都、西安和长沙这三个中西部城市将实现类似的高增长。

上图可以看到,到2030年,在高收入消费者人数的TOP20城市分布上,除了北上广深外,二线城市如天津、杭州、重庆、苏州、成都、南京等也都跻身其中。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城市由于人口较少,高收入消费者的绝对人口数量虽然排不进前20,但富裕人口的占比却非常高。

比如,报告预计2030年广东珠海和浙江绍兴两市的高收入消费者人数在两地人口中的占比将分别达到36%和26%,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经济学人智库针对中国286个地级市的统计分析还显示,到2030年,地级市的居民人口中,高收入的比例相比2015年将大幅增加,这预示着:中国富裕的城市将越来越多,中高收入人群的分布也有所扩大。

3、论消费,韩国的今天是中国的明天

随着高收入人口的快速增加以及越来越多的城市走向富裕,对于中国而言,最大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消费潜力。

变化已经在发生。过去十年里,中国人消费模式变化上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基本生活必需品支出份额下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食品、饮料和烟草等项上的平均名义消费支出占比从2005年的37%下降至2015年的30%。这也符合国际趋势:随着收入的增长,消费支出的种类也会增多。

在经济学人智库看来,要预测2015-2030年的中国,可以从韩国的过去找到影子。

作为一个富裕国家,韩国的经济增长已过渡到更多依赖消费拉动的阶段。按人均名义GDP衡量(购买力平价法),中国消费者在2030年的人均购买力将达到现在的韩国或者2000年时美国的水平。

可以来看看韩国现在的消费结构:

上图的对比可以看出,2015年的中韩两国的消费结构差异较大:现在韩国人在食品饮料和烟草上这类基本消费的占比远低于中国,但在运输和通讯、休闲和教育等方面,却要比中国高得多。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按照韩国的前例,未来中国人的收入提升后,花在“吃喝”方面的消费占比将减少,而用在出行、通讯、休闲等方面的开支将大幅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在经济学人智库看来,中国人2015年在住房方面的开支占比(22%)比韩国(19%)还要高,这说明中国房地产可能存在的泡沫,也许会阻碍中国的消费结构调整。

4、论理财,中国人向美国人看齐

中高收入人群的崛起,不仅意味着消费结构的改变,还有财富的积累与管理,未来国人会比现在更加注重财富的保值增值。

经济学人智库在报告中引用了美国德州农工大学的甘犁教授和西南财经大学共同实施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结果称,2012年中国家庭持有的金融资产平均价值为12万元,其中76%为现金和活期存款。对比而言,美国家庭的金融资产持有更多元化,配比也更平均。

这个差异很大程度和两国居民收入水平高低相关。一般来说,收入水平越高的人,越会积极地投资复杂金融产品,包括股票、基金和理财产品等。

经济学人智库认为,美国现在的金融资产持有情况,可以一定程度上预见中国的未来。随着收入的增长,目前这些中高收入和高收入消费者的储蓄投资会更高,未来中国金融服务需求会强劲增长。

来源:DT财经,本文图文摘编自经济学人智库报告

fengsan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 2011 - 2020  钛锋网  TMTForum.com  沪ICP备15013635号